第二屆系所友會理事長-葉天降
各位學姐、學長、學妹、學弟:
忙嗎?
過去系裡消息您可由系友會網頁 (http://www.atm.ncu.edu.tw/93/alumni/index.htm) 或由函育所經營之部落格 (http://atm65500.pixnet.net/blog/post/34483217) 得知,為了讓相關資訊更主動的與大家分享,由沛練主任發起,函育編輯的電子報,預定雙月發行一期,與您分享學校、系所與校友近況,請您多予建議、鼓勵及支持。
特別感謝我們的母系所,並在中秋前夕(回想起在中大時期時中秋怎麼過的嗎?)
祝您 健康愉快!
-
點滴關懷-營造「心」中大
-學務長郝玲妮 2011-6-30
|
學務長郝玲妮(左)最近受馬總統(右)治國週記之邀,進入總統府,分享其「科學與性平」理念。
照片總統府提供 |
早在塑化劑風暴之前,宿舍的飲料機早已消失無蹤;老舊宿舍不斷推陳出新,營造出「家」的感覺;「小中大電視台」開播,讓大孩子們有揮灑機會。帶有女性的細膩與母性的輝光,學務長郝玲妮將「人本與自然」的觀念注入學務領導,強調學生的「自愛、自律、自主和自由」,背後來自一顆熱愛中大的心靈。
合宜的套裝、領口閃耀著「NCU」標章光芒,身為國內少數的女太空科學家,以及中大第一位女性學務長,郝玲妮最近受馬總統治國週記之邀,進入總統府,分享其「科學與性平」理念,成為國家元首的請益對象,青年學子的學習標竿。
「我從小喜歡作夢,喜歡抽象的事物,愈看不到的東西,愈能滿足我的好奇心。」郝玲妮說,「從事太空科學研究,正好符合我的本質。」她鼓勵年輕人哪怕是遙遠星球的一個光點,也不要害怕寂寞,要衷於自己的興趣,勇往直前,千萬不要被刻板的性別印象所限制,「女生也可以成為愛因斯坦」。
郝玲妮教授今年不但榮獲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同時是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得主,連校長都在畢業典禮上公開稱許。她說,學術研究的熱情和動力,來自對大自然宇宙的好奇,能跨越時空與先哲話科學,不是隨機,也不是巧合,其實是心所有屬。
1957年她出生那一年,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太空;1969年國小六年級時,人類登月成功,父親在睡夢中將她喚醒,觀看阿姆斯壯踏出人類重要的一步。家中開放式的教育,讓她很早就開始自我探索。2004年她主持的探空四號火箭科學實驗計畫,為國內首次自製太空科學酬載儀器,順利完成重要科學任務。最近更研發高解析度磁場感測器,成果卓著。
郝玲妮認為,女性擁有纖細、靈巧和感性的特質,在科學的研究之路,可以走得更穩健、踏實;遇到複雜的事物,也可以較優雅的態度來處理。相較許多學者走的是實驗路線,她走的是更孤寂的理論路線,須要更多原創性的思考。
崇尚人文藝術的郝玲妮說,「美」是科學、文學、藝術和音樂的精髓和共通處,從事太空科學研究,她有更深層體會。有「美」的元素,人類社會自然會像宇宙萬物一樣和諧。
用心營造校園文化
兩年前在校長的任命下,郝玲妮接掌學生事務處,身為學生大家長的她認為,「服務」應超越「事務」之上,學生的問題優先處理,服務一定要拿出熱忱,經得起考驗。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育,點燃同仁的生命熱情,創造更高的價值。
週會演講,邀請各界優秀人才到校演講,開啟學生新視野。同時安排美的藝術饗宴,2009年德籍鋼琴大師魏漢斯(Hans-Christian Wille)獨奏會,吸引爆滿聽眾,今年有魏樂富與葉綠娜音樂家,以及聲樂家黃瑞芬,共同獻上愛的樂章,讓校園更美妙和諧。
身為中大校友,郝玲妮對中大有更深厚的情感。以宿舍而言,在外人眼裡或許老舊,但對她卻有著寶貴的記憶。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老舊宿舍依然可以展現新貌,營造出「家」感覺。建物可以不斷翻新,但人的管理尤其為要,她將宿舍幹部從有薪職改為榮譽職,讓同學可以輪流方式擔任,學習為他人服務。
走在中大的校園裡,兩旁插滿「軟實力」的旗子,在BBS上不時見到「小中大電視台」的宣傳活動,「學生跨領域3i交流活動」,促進不同系所同學對話。各式各樣的服務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生命定位、自我探索。
「不同機會可以幫助同學潛移默化,營造出特有的校園文化。」學務長郝玲妮說,「雖然還有許多要做,但我期待像仙女一樣,可以帶著魔法棒,到處點石成金,成就一切!」
文/校園記者劉瓊文
訪談紀錄: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4659&view=home
-
氣象達人彭啟明返校拍片-
中大是台灣的史丹佛 2011-5-23
|
氣象達人彭啟明在中大獨一無二的十三米大天線前,為母校代言。古明芳攝 |
氣象達人彭啟明擁有台灣民間第一張氣象預報執照,原先要走學術之路的他,因緣際會成立了台灣第一家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提供客製化的氣象服務,同時擔任大愛電視新聞的氣象主播,他說,這些都是中大給予他的養份。
彭啟明廿日一大清早回到母校中央大學拍攝招生影片,前一晚,彭啟明在臉書張貼此訊息,結果有一位高中生粉絲告訴他,拍片時「要做你自己」,不要被之前浩子回中大拍片的詼諧風格所影響。
「喜歡服務大家」的彭啟明坦言,大學前三年熱情參與學生自治組織,練就良好的溝通能力,當時劉兆漢校長為人親切,而且因為學校規模適中,很容易就約到校長時間跟他談事情,讓他們學到如何與權威人士溝通的藝術。而中大也的確讓各式人才能得到充份發揮的空間,打造競爭的軟實力。
但是到了大四,彭啟明突然發現該在學業上用心,花了一年時間充分吸收專業的知識,並考上中大大氣研究所。一路念到博士,原以為將來會走學術研究之路,沒想到參加了校內的創業競賽獲獎之後,就此展開人生新旅程。
彭啟明說「中大就像是台灣的史丹佛大學、MIT」,非常鼓勵學生的創意創新精神,經常辦理相關講座,並輔導創業,讓大學知識能夠產業化,服務更多大眾。彭啟明說當年念大氣系,畢業後只能走學術或公家的工作,沒想到參加了校內的創業競賽之後,順利在指導教授林能暉的協助之下,順利孕育了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開展了大氣科系相關的產業。
由於大氣系必須學會面對鏡頭播報氣象,課堂上的訓練,也讓彭啟明能夠快速掌握鏡頭語言,如今成為大愛新聞主播、經常參加電視節目的媒體寵兒。
文/古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