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蹟亭是客家人 敬天崇儒的精神象徵
【文、圖/ 廖純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聖蹟亭在現今科技掛帥的時代,常只當作名勝古蹟,僅供保存與憑弔。 但是,您知道嗎?在貧窮的農業社會裡,它卻是客家人晴耕雨讀儒家思想精神的象徵。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能讀書識即享有社會倍受尊崇的地位。所以只要曾經書寫過的紙張,就格外被看重而賦予神格化;據說這是因為紀念倉頡造紙而致。所以在以前,凡是寫過的紙張,都必須收集起來,透過祭拜的儀式,再慎重地放到聖蹟亭內焚燒,不可恣意亂扔,以免褻瀆。 可是,在資訊發達的今日,凡事已進入e化階段,為了響應節能減碳,反而致力減少紙張的使用,這主張卻與昔日的觀念相比,竟是天壤之別。 因而,客家人對聖蹟亭的重視與依賴,便大不如從前! 如今,在屏東六堆的客家村裡,還能見到傳統的聖蹟亭,真是令人驚豔啊!
尋找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鄉音 【文/廖純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訂閱本報 退訂本報 查閱舊報 轉寄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