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客家學院電子報
第013期 2004/09/28出刊/ 雙週刊、週二出報
電子報內文索引
 
學院公告
   新竹縣現代褒忠客家舞劇(10/27)
   客語光碟免費贈送學校
 
人事動態
   Dr.Amanda Scott
 
書評
  《從依賴到自主》
  《村史運動的萌芽》
   文/張維安(中央大學政經所/清華大學社會所)
 
新聞花絮
  「客家學的建構– 與社區文史工作者對談」座談會
   文/徐翠真
 
地方風情
  峨嵋觀光景點(下)
   文/吳聲淼
  高屏義民信仰
   文/張二文
 
本月徵稿主題
  電子報改版消息
學院公告
  • 新竹縣現代褒忠客家舞劇(10/27)
    • 地點 / 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
    • 時間 / 93年10月27日(星期三)晚上19:30
    • 票價 / 300元 【學生(憑學生證)、老人(65歲以上)、團體(10人以上)購票8折】 (售票事宜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或化踊舞輯0910294214張小姐)

      2003年10月『化踊舞輯』終於艱辛誕生,經台灣舞蹈藝術界之舞蹈大師劉鳳學博士大力支持與鼓勵,由舞蹈創作新秀盧怡全帶領一群對舞蹈藝術狂熱與死忠的新生代藝術工作者組成,『化踊舞輯』的成立將帶給對舞蹈有相同執著的藝術新秀和參與觀眾,開創一片自由無束、想像無限的新次元時空。

      此次創團首演之舞碼《褒忠》,為現代客家舞劇,以客家族群之歷史為題材,運用不同以往客家舞蹈之編排及表演方式,結合新生代音樂作曲家姜智皓及劇場燈光大師李俊餘,聯合打造全新力作,重新省思所謂的客家歷史與最高榮耀。

      節目共分四幕呈現:第一幕<鄉魂不寐>第二幕<將別離>第三幕<征夫淚> 第四幕<懷愛千里>

  • 客語光碟免費贈送學校
  • 【 摘自行政院客委會網站】

      宜蘭縣冬山鄉珍珠社區發展協會近日錄製客語教學有聲書光碟,免費提供縣內國、中小學生作為鄉土教材,意者可洽(03)9591957社工員李承諺。 珍珠社區有多戶客家子弟,但會說客語的居民少之又少;協會理事長李後進本身 也是不會說母語的客家人,深覺母語的重要性,因此決定從社區作起,振興客語。 珍珠社區邀請客籍的李文致及蕭雲欽,花一個月錄製長60分鐘的客語教學有聲 書,以海陸腔發音,有國語同步翻譯,內容偏重生活用語及客語基礎發音,是相 當實用的客語入門教材。李後進說,100年前,珍珠社區有六成是從福建省漳 州府渡海移居的李姓客家人,但如今在珍珠社區幾乎都聽不到客家話,實在很可 惜,希望藉由出版光碟,推廣客語,也歡迎學校索取。

     

    △TOP

     

    人事動態
  • Dr.Amanda Scott
  • Doctor Mandy Scott will be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until January 2005.As well as continuing her research on language learning in Taiwan elementary schools, she will be co-teaching a graduate course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language situation here in Taiwan. The class will be run bilingually, and students can choose to be assessed in either Mandarin or English.

    Originally from Great Britain, Mandy has lived in Australia since 1974. She obtained her first degree in sc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in England and then went on to study French and linguistics in Australia.She then went to the USA where she obtained a PhD in Linguis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in 1994.Her thesis looked at the role of written language in the lives of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in Hawaii.

    Mandy has taught English in mainland China and Australia, and has been a study skills advisor, helping students with reading and writing academic texts.She has also taught various areas of linguistics.She is currently attached to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 in Canberra, the capital of Australia.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language maintenance, language policy, and issues related to writing.

    Mandy is president of a community organization in Canberra which promotes the learning and maintenance of Mandarin in Australia, particularly in the school system.She is on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a bilingual childcare centre and preschool, and also coordinates a community tutoring project.This project brings together Mandarin speaker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other Canberra residents who want to learn Mandarin and more about Chinese cultur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go to http://alma.anu.edu.au.

    Mandy is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here at NationalCentralUniversity and can be contacted by email at mandy.scott@anu.edu.au or at the College of Hakka Studies.

     

    △TOP

     

    書評
  • 《從依賴到自主》
  •   吳學明教授的《從依賴到自主》一書,是由他台灣師大歷史系博士論文所改編,是一本關於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的書籍。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南部長老教會的傳入與擴張,從南部教會的建立開始討論,繼而是教會的擴展,與教會擴展的模式;第二章是南部教會傳教的阻力與對策,分為教會傳教的阻力、醫療事工與傳教、教會的其他對策等面向來討論;第三章談南部長老教會的「自養」運動,內容為教會自養的提倡、自養組織的組成,及自養的經濟基礎等;第四章的主題是南部長老教會的「自傳」運動,研究範圍包含自傳人才的培育、本地牧師的「封立」,以及台灣宣道會的傳教事工;最後一章探討南部長老教會的「自治」運動,分別討論南部教會組織的演變、教士會與南部教會、宣教事業的移轉與自治。

      本書資料來源多元豐富,並附有諸多圖表,使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更上層樓。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主-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2003年11月,台南:人光出版社。

     

  • 《村史運動的萌芽》
  • 村史:共同記憶的建構

    【文/張維安(中央大學政經所/清華大學社會所)】

      吳密察、陳板、楊長鎮編 2000 《村史運動的萌芽》。台北:唐山。

      這是一本由參與大家寫村史計畫的十個種籽村所撰寫,由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策劃、出版的一本小書。全書123頁,文字易讀,另外附有一些照片,看起來更是生動吸引人。

      這本書作為推動「大家來寫村史」的初步成果,可以和另外一本書一起閱讀,這本書是《大寫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操作手冊》(2001年由台北唐山出版社出版)。基本上,這本書展現的是大家來寫村史「這個運動」的基本精神,可說是屬於社區營造的一種取徑,如李遠哲先生在序中所說,921地震後社區重建最需要的是社區自我再生的能力,「但是這個能力卻因為我們的社會長期的對於地方、社區的漠視,形成了嚴重的斷層,因此,社區意識的凝聚也就成了遙遙無期的夢想」(p.8)。大家來寫村史所擁有的夢想,不只針對921以後的社區重建,更是針對所有台灣社會所有社區的未來,帶有一種重建記憶,活化社區,創見優質社會,積極面對未來的理想,企圖採取由下而上的方式來描繪台灣社會的願景。這本書文字理論甚少,但對於關心地方的朋友,則具有相當積極的意涵,我把閱讀之後的一些心得記載於下,供作參考:

    一、創意沒有公式

      在這十個種籽村的活動中,他們所使用的方法並無一定的方式,例如有跳蚤市場、繪製記憶地圖,口述訪談,蒐集舊照片,發現古道,共同製作鴨母被,工作坊,說故事,因為大家來寫村史的推動,也帶來許多人的投入,許多人的創意。有人就有創意,創意沒有公式。

    二、記憶也是歷史

      各種籽村從各方面探索、挖掘重建關於自身的、家族的和社區的共同記憶(p.10),其實就是建構社區的共同記憶,也是社區歷史的建構。一個社區有了共同的歷史,有了分享的共同的基礎,就有凝聚的理由,才能對自己的地方有感覺,有凝聚,有不捨,於是「歷史不再那麼遙遠與無助,歷史漸漸成為與己有關的,甚至是切身的情事」(p.17)。故事,記憶對社區的意義絕對是重要的,記憶就是歷史,重建的、片段的記憶當然也是歷史。

    三、做了就是專家

      這個計畫有意的要遠離系統性、結構性、化約性與理性化的觀點,把「大家」寫村史中對在地的詮釋,視為一種「瑣碎性、片面性、個別性、情緒性、分歧性、非體系性、人性化的歷史詮釋」(p.16),社群的記憶,由行動者所創造,諸多行動者的記憶,也許各有所思,各有所本,也許只有部分,但是都是真實的。年輕人到現場摸索的收穫,也寶貴,例如龍肚莊的個案裡,讓年輕人到現場去拍攝,就是一項瞭解,是一個認識在地的方式,做了就是專家。

    四、就是一種運動

      不論是不是文字,「大家」來寫村史,注定是一項運動。特別是當人們明白「地方歷史不是上天的任意決定,而是一種在地居民的參與過程」時(p.17),人們便知道要「讓執政當局有機會閱讀到在地的聲音,進而改變既定的不完善的施政措施」(p.17),例如德化社,和光華島命名的意義及恢復,生命的記憶,族群的記憶,國家的記憶,有了面對面的機會。有了社區共同記憶,對土地的感情,社會運動才有可能。

    五、種籽不能只是種籽

      凡是都要經驗過,這是一項悲慘的學習。在台北縣中和安邦新村的眷村改建與眷村文化保存中,我們看到一些豐富的成果。但是,在台灣其他地區,相同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這樣的事情卻沒有被學習,例如近日在新竹市金城一路與金城二路的交叉路口附近,有幾百戶的眷村拆除,但是從沒見過跳蚤市場,空地上一大堆發臭的廢棄物,鐵窗被每天開著小卡車的人拆得精光,有些鐵皮屋的屋頂也不能倖免,頓時之間眷村變成廢墟。相似與花蓮鳥踏石漁村,一夕之間被夷為平地的事,可能繼續在別處發生。

    六、對客家研究的啟發

      閱讀客家鄉鎮誌,蒐集客家相關的故事和論述,可以作為是一項切入客家議題的窗口。蒐集,整理客家族群的記憶,建構客家族群的想像,可從那些敘事、展演、儀式、記憶的地圖來進行,客家村的朋友大家來寫村史。

      不做就來不及了,就像日月村以邵族為主體的文化發展協會所做的那樣,邵族總人口數只剩下三百人而已,再不做就來不及了。客家的人口雖比這個族群的人口多,但是一樣的就是:再不作就來不及了。或者像六家的個案那樣,村史的計畫成果,卻成為村落的遺書。

      大家來寫村史已經做到這裡,就像「東海村」的結論,「布景已置妥,燈光已打亮,音樂已悠揚,試想問「主角」何時出場?」(p.67)等待出場的主角,客家研究者可能不是唯一,但一定是其中之一,期待客家村的朋友大家來寫客家的村史。

      網路空間的遠景,大家來寫村史的實體計畫已經完成,如今移到網路繼續經營。雖不知目前的情形如何,但是網路空間所提供的可能性是相當重要的,客家社群的經營與推動,也需要好好的利用這個賽伯空間(cyberspace),特別是virtual community與Hakka community有許多的相似性,針對這個Global Hakka Diaspora 的現象,通過網路的經營將客家社群活化起來。

     

    △TOP

     

    新聞花絮
  • 「客家學的建構– 與社區文史工作者對談」座談會
  • 【文/徐翠真】

      為維繫並開創與民間社區文史工作者良性互動與合作機會,國立交通大學國際客家研究中心與本校客家研究中心,以「客家學的建構:與社區文史工作者的對談」為題,九月十九(週日)於交通大學內舉辦座談,會中除了促進客家研究的學術機構與社區文史工作者交流,更盼彼此建立一個互動的平台,進而共同從事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工作。

      主持人張維安院長開場白即指出建構客家學,舉凡研究刊物的出版、全國性研討會的開辦,乃至落實跨校選課的事宜千頭萬緒。然而可喜的是各地的文史工作者透過田野調查的深耕、經營,往往來自民間的支持比學術的研究更豐富,更非政治支票所能涵括的關懷與視野,而非學院體制的成果藉重學院式的研究概念來處理,必能在分工和互補中建構出客家學的良性互動。

      莊英章即提出今年該校以「客家文化與社會」學程,就人文社會學系和傳播與科技學系共同規劃設計的學程內容來加以介紹,同時也將相關的研究計劃廣徵與會者的集思廣益。期使藉由傳播、科技的應用,讓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能夠結合傳播科技的無遠弗屆,達到最佳的效果。

      楊鏡汀印證了在戒嚴時期,實施母語教學受到的阻力很大,但以往都是靠著民間的力量去推動地方政府的改革與進步。戒嚴後以電視節目「鄉親鄉情」為客家文化做出全記錄的張致遠,和當年以嘹亮的歌聲榮獲五燈獎,也就是嫁做客家「心舅」支持他從事客家工作的幕後推手張秀美,夫婦倆一同出席了會場,張致遠並在擇善固執的自我對話中,體認出儘管社會或許會有變遷,但民間的力量還在不斷的凝聚與形成中。

      陳運棟則娓娓道出因為自家族譜的遺失而臨危受命撰寫,這一段不能忘情而奉行不輟的使命感,往後更結下對客家文化研究與推動的不解之緣。同時他從陳家向陽書院的「束脩簿」,參見早期私塾的學規和生活教育,並由「掛水牌」來推知功名的序等。由於當時應試八股文的格式義律,類似現在的「題庫」有不同的版本即使「汗牛充棟」,他還不斷的尋找並繼續的搜集中。

      文史工作最主要的是田野調查,陳運棟更進一步說明老字據(古文書)、族譜、古蹟(古物)是田野調查實證搜尋的三寶,落實到地方除了要記錄客家移民社會的性格,而留下地方掌故來關照生活的面向,不但足以面對客家的歷史、社區文化,也為現代客家議題建立對話的模式。

      與會人士,儘管來自各地資深的文史工作者,或是兩所專設客家研究的學術單位,彼此都就各自的領域提出推動客家文化的可能性和限制,充份掌握客家社會的全貌。今後在建構客家學的過程中應以族群互動為出發,再以跨學科、跨地域的方式來關心客家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意義。

     

    △TOP

     

    地方風情
  • 峨嵋觀光景點(下)
  • 【文/吳聲淼】

    藤坪古道:

    藤坪以早期盛產黃藤而得名。步道上除黃藤外,到處可見酸藤、魚藤、柚葉藤等多達三十餘種藤類植物,其中又以鴨腱藤、血藤最為引人。各種藤類、蕨類植物交錯成蜿蜒小徑,油桐花開的季節,漫天飛舞的五月雪最能觸動騷人墨客的靈感。

    七星樟樹

    野生於六寮產業道路旁的子母樟,母子連根,母樟樹齡約400年,子樟約100年。因有七根枝幹,如七星墜地,故名七星樟,是峨眉鄉極具觀光特色的自然生態。

    百年水濂橋(糯米橋)

    水濂橋橫跨藤坪溪,在早年獅山道路未開闢前是北埔、峨眉居民來往峨眉、南庄之間必經的橋樑。建於日據大正七年,係由石磚砌成的拱形糯米橋,橋下藤坪溪水把河谷切割出深十餘公尺的「一線天」天然景觀,十分優美,是獅頭山生態步道的一段精華區。

    富興百年茶廠:

    富興曾家在百年前興建,製造紅茶外銷歐洲及北非等地。盛產時期日產二、三千斤乾燥茶。於民國八十年初關廠,製茶機具、設備,在原地保存至今。廠內同時也展出隆聖宮拆除留下來廟門、斗拱、麒麟堵等古物,現正計畫朝茶葉博物館方向規劃中。

    曾家老宅:

    古色古香的大門,門前有棵幾可合抱的迎客松,門首上書「魯國世第」四個斗大的字,是開發富興庄的老宅院,原係斗子磚砌成,惜大部份建築毀於民國二十四年的大地震。重建後保留一百三十多年前蓋的正廳和右側大門,以及前院部分牆壁、柱子。院子裡的地面係用壓艙石所舖成,在峨眉來說是一棟深具歷史價值的宅院。

     

  • 高屏義民信仰
  • 【文/張二文】

      農曆七月,各地廟宇無不普渡,讓陰陽兩界均能相安,義民信仰一直為客家居民信奉,在旗美地區唯一的褒忠義民廟亦舉辦普渡,先鑼鼓開壇宣經禮懺三日連宵,接著到美濃河放水燈,並普渡和神豬比賽。

      終戰初期,旗美地區因豬隻瘟疫流行,是以當初遠從新竹南來拓墾的先民回到枋寮義民廟迎請香火供奉,平息了役情,居民深信義民爺發揮神力,所以甚得養豬戶的虔誠供奉,八○年代,幾乎所有養豬戶都迎請義民爺的令旗回家供奉,每年七月普渡各聚落一定準備神豬比賽,表達深深謝意;近年因推動水源區離牧政策,養豬戶銳減,各庄頭輪流舉辦的習俗亦改由統一辦理,神豬也變小了!雖祭典不再熱鬧,但儀式仍不可少,開壇宣經禮懺三日後放水燈普渡依然每年舉行。放水燈前,法師先在溪邊宣疏,召請溪裡孤魂奉祀,並焚燒紙錢,接著點燃紙房子內的蠟燭,逐一施放。信民相信,水燈可以載送孤魂返登西方極樂世界;水燈漂流的越遠召引的鬼魂越多,信徒所受的庇祐也越大。

       

     

    △TOP

     

    本月徵稿主題
  • 電子報改版消息
  •   客家學院電子報發行至今,承蒙各界人士的支持與鼓勵,已發行到13期,我們本著更上層樓的目標,所以即將於下期開始進行一系列的電子報的內容改版,內容將會更加豐富,同時希望各界對客家文化有興趣者能繼續支持,並歡迎投稿。惟日後礙於經費,恐未能支付稿費,但還是希望大家能支持客家學院電子報,您的參與將會使客家學院電子報更加多采多姿!

     

    △TOP

     

    訂閱本報 退訂本報 查閱舊報 轉寄給朋友:   
  • 發行單位: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劉全生校長
  • 發行人:張維安院長
  • 編輯顧問:丘昌泰老師、吳學明老師、張翰璧老師、楊聰榮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編輯群:黃偉雯、彭淑姿、黃信彰、陳欣慧
  • 網頁設計:林文信、鄭雅云
  • 連絡電話:03-422715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