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2005.07.06《歐洲日報》
【聯合報系記者李淑娟/台北報導】在台灣國科會與法國外交部所屬單位簽訂的跨國合作協議下,一群法國研究所碩、博士學生四日起在台灣展開他們的文化新體驗;之後,他們將轉往各學術機構的頂尖實驗室實習七周;負責承辦及行程策畫的中央大學法文系主任劉光能指出,這項交流計畫不止對國際推介台灣的頂尖理工實驗室,同時也嘗試突破在台留學生日減的困局,希望開創另一國際學術交流的新模式。
今年依該計畫獎助赴台的法國學生共十七人,分別來自各校生物科學、地球科學、機電、光電、通訊、土木等學門的研究生,除了在各校實習外,共同安排的行程包括:第一周在中央大學集訓,活動內容有:華語教學、專題講座、科研參觀、文化體驗等項目;專題講座的主題有:台灣政治與社會現況、台灣電影與中西文化差異、台灣民間信仰與廟宇台灣自然生態之美等。
在重點體驗部分,本月五日晚將由中央大學師生示範演出南北管傳統音樂與掌中戲,六日午後及晚間並安排師生帶領這群法國貴客走訪客家經典建築、安排拜訪集客家族群、佛教信仰、中醫診所等傳統於一身的家庭;七日晚則為他們映演「無米樂」,並邀請該片導演與中大教授對談。
這十七名學生主要分發到中研院、台大、清華、交通、中山大學等單位實習,其中約半數在兩、 三個月前就已展開實習。
這些早到的法國學生多半就讀於高等學院 (Grande Ecole),校方規定就學期間應至國外實習六周到三個月不等,對台灣半導體研發十分感興趣的女生Elodie就是因而決定赴台「取經」。而就讀的學校並未要求,但是正在趕生化博士論文的男生Bruno則認為,這是增長見識的好機會,所以他抱持開放的心情赴台,即便在台灣所做的實驗和論文無關,他也十分樂意。
這些早到學生中亦有待了四、五個月的學生,問他們台灣最迷人的是什麼?
他們大多對台灣人待客親切讚不絕口,遺憾的是,在文化層面的收穫多過於專業的收穫。有學生指出,部分接待單位似乎並不了解實習對他們的重要性,有些單位則是指導教授工作或已過重,根本沒時間帶他們實驗,而本地學生也忙著上課、考試,並沒多大機會與他們交流。
原本計畫在台灣實習影像處理的Nadège甚至被校方安排去學中文,她最初稍感失望,現在也覺得學中文很新鮮。Bruno
Vincent則說,他實習的學校就在海邊,可以游泳真好!
這些學生所以選擇到台灣實習,多半是因為他們的教授中有人曾應邀赴台開會或演講,第一次踏上台灣的Estelle說,她的指導教授曾在台灣當過博士後研究員,當他看到承辦這次講習的國立中央大學推出的活動節目表後,不但全力支持他爭取,還很羨慕地對她說,自己待在台灣一年半,卻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傳統音樂、客家經典建築、中醫或從太空看台灣…,這些迷人的安排,他恨不得自己可以代替她來!
劉光能說,他在策畫這項活動一開始,即以中央大學「面向全球法語國家大門」出發,這項他歷時一年半努力規畫的計畫終能落實,眼看十餘位法國青年抵台後的興奮和充實,他覺得再辛苦都值得了。
(pho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