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海象監測網 中央大學以海洋遙測技術守護中央大學、中央氣象局和桃園市政府三方合作在桃園海岸線佈建「桃園海象監測網」,中大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將運用先進的海洋遙測技術,提供即時的海洋環境監測,確保海岸生態保育、資源復育、再生能源開發與防減災之詳內文 | 
											
												|   中央機械強棒出擊 智慧機械與潔淨能源領先群倫中央大學最大的學系機械系,近年來展現王者之風,以「智慧製造」與「潔淨能源」兩大特色領先群倫。除與國內外一流大廠產學合作之外,也推動學生創意教學空間和實作平台。學生在此環境薰陶下,表現優異,參與108年詳內文 |   探索生命醫學 中央大學與臺北慈濟醫院攜手合作在生醫領域蓬勃發展的中央大學與頂尖的人文醫院臺北慈濟醫院合作,7月1日由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與臺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共同簽署「學術合作協議書」,透過雙方現有的強項,一起攜手探索生命醫學相關領域,守護民眾詳內文 | 
											
												|   每10分鐘空氣品質數位監測 中大遙測PM2.5技術新突破新冠病毒讓人類經濟活動趨緩,空氣污染也跟著減輕,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林唐煌教授團隊把握此對照的良機,透過前瞻的衛星遙測PM2.5技術,可辨識出空污的主要成分,並掌握大氣氣膠垂直分布。經過三年的努詳內文 |   打破學習疆界 中大推出iHP跨領域榮譽學分學程當一群具「教育家」精神的學者,遇上一群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生,會擦出什麼樣的學習花火呢?因應新世代跨領域需求,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衛友賢教授,集結來自不同領域專業的教師群,在眾人的努力下於本學期推出了詳內文 | 
											
												|   小影片大螢幕呈獻 「我中大我驕傲」影片頒獎中央大學105週年校慶「我中大我驕傲」短片頒獎典禮6月30日在107電影院舉行,本次入圍共19件作品,1649位教職員生及校友網路投票,經評審團兩階段評比後,得獎前三名依序為:《在中央找到自己》、《樸詳內文 |   2020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 培植未來新興創業家「2020年新創千里馬創業競賽」7月16日在中央大學舉辦Demo Pitch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年共有177組、507人次報名參賽,規模創歷年新高。通過初賽的36組隊伍於決賽舞台一較高下,最終選出30組詳內文 | 
											
												|   中央大學宿舍幹部訓練 首創「防災士」認證中央大學利用暑假辦理宿舍幹部領導人才培育計畫,今年首創「防災士」培訓課程,促使幹部們學習緊急災害應變,進而提昇宿舍管理能力。為期兩天的訓練,共有29位宿舍幹部通過學科及技術測驗,將取得內政部核發的「防詳內文 |   文院院長林文淇談電影 在中大耕耘的美好時光中央大學圖書館與出版中心、藝文中心趁疫情稍歇率先舉辦「疫起讀電影―電影人的超前佈署」書展與影展,共同推廣防疫期間安全娛樂。書展亮點之一是文學院院長林文淇為中大出版中心策劃出版的《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詳內文 | 
											
												|   名家薈萃 臺灣當代新編崑劇的多元美學古老的崑劇,在臺灣綻放什麼樣的新面貌?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首次推出以「臺灣當代」為主題,舉辦「蓬萊新韻——臺灣當代新編崑劇特展」,結合攝影名家許培鴻、畫家許美玲的作品,以豐富的手詳內文 |   中央大學「閱讀黃春明」競寫活動登場黃春明為台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小說膾炙人口,另有詩、散文、兒童文學、漫畫等創作,也從事地方文化的推動。2014年,大病一場後,又重返小說創作,2019年出版《跟著寶貝兒走》,2020年底即將有一本新詳內文 | 
											
												|   為青春加值 蔡力行先生獎學金頒獎中央大學7月1日舉行第三屆蔡力行先生獎學金頒獎,分為傑出領導與優秀學生出國研修兩大類別,共有九位同學獲此殊榮。聯發科技執行長蔡力行伉儷今年首次同台頒獎,表達親切的祝福。 蔡力行先生為鼓勵中大詳內文 |   中大社群「夢想導師工作坊」 自主學習的起點呼應108課綱的學生自主學習,中央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所培育的實踐學堂學生社群(Practices community)和屏東的潮州高中合作,於7月18日至7月20日舉辦三天的「夢想導者工作坊」,讓詳內文 | 
											
												|   中大志耕農團隊 用愛耕耘孩子的未來台中后里不只有腳踏車,這裡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天使,在他們的小天地裡自食其力。今年夏天,中央大學志耕農團隊陪伴這些小天使們,一起體驗水耕農作與木工,與孩子、與大自然、與自己,來場誠實無偽的面對面。  詳內文 |   法國交換生在中大 推廣走繩運動來自法國的交換學生Benoit Humm,半年前透過交換計劃來中央大學研修企管課程。除了學生身分之外,他還是一位走扁帶(slackline)與高空走繩(highline)的挑戰者,他很樂於在校園推廣這詳內文 |